时间:2022-10-01 19:14:44 | 浏览:1758
来源:安徽财经网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王永霞 朱一全 张鹏) 从刃模具“一枝独秀”,到机床、刃模具、新材料“三驾齐驱”;从“叮叮当当”人工敲打,到整条生产线一键操控……发轫于“打铁”的“博望制造”,在经历了40余年的稳步发展, 迎来“智能化”“集群化”的发展阶段。
规上企业137家,高新技术企业82家,以制造业见长的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将如何实现制造业的再次腾飞?实施制造企业梯队培育、智能转型提升、创新驱动引领、要素合理配置“四大行动”,招大引强,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就是博望给出的答案。
三年倍增行动 打造智能制造强区
1月19日,在马鞍山裕祥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板材加工车间,16米长的龙门加工中心正在加工一批板材。激光所到之处,弧形光滑平整,圆形直径误差只有头发丝的五分之一。
放在几年前,裕祥根本不敢想象能拿到这批订单。“没有金刚钻,哪能揽到瓷器活。”公司总经理石贤林说,公司的激光切割机已经更新到第六个版本,精度更高,效率更高,才有资格触摸高精尖领域。
在安徽博望,为创新而生,裕祥是一个典型代表。
马鞍山裕祥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储灿林 /摄 )
裕祥的母公司是安徽东海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粗放式发展后,企业生产的低端机床产品产能过剩、增长乏力。如何激活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的潜能,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东海选择了科技创新,成立了裕祥。
事实证明,东海的这步棋走对了。2021年,裕祥产值达5.5亿,其生产的数控折弯机、剪板机、激光切割机远销78个国家和地区。
尝到了创新的甜头,裕祥又掀起第二轮产业升级。
“这就是我们即将推向市场的钣金成型生产线,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链条智能化生产,效率是人工的20倍。”指着厂房内一条混合数控剪板机、机器人等设备的生产线,石贤林颇为自豪。
东海的转型之路,也是博望“草根”企业蝶变的生动写照。博望工业起步早,但规模小,多为家庭作坊企业。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草根”企业如何屹立不倒,博望开出了“产业创新升级”良方。
博望区将实施企业梯队培育、智能转型提升、创新驱动引领、要素合理配置“四大行动”,紧扣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支持技术改造、加速智能制造、鼓励精品制造,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月19日上午,4台数控机床被装车发走。这几天,马鞍山市恒永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发货繁忙,1月18日,才发了9台到福建。“客户遍及山东、浙江、江苏、福建等主要轴承生产基地。”公司运营副总朱燕鹏告诉记者。
被问及赢得市场秘诀何在,朱燕鹏坦言,唯创新者强。
就在国内同行满足于“拿来主义”,复制别人的产品时,恒永利建立起自己的研发团队,对机床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如今其研发的轴承装配已是第三代。
转型升级,为企业蹚出了新路,也为产业赢来了春天。
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低效企业倒逼退出、整合重组,博望区“亩均效益”快速提升。2021年,博望区规上企业亩均效益达9.41万元/亩,3年内增加3.42万元/亩,年均增长率达25%。
“产业创新升级接续实施工业倍增三年行动,我们将咬定目标,实施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双轮驱动,实现‘三化融合’,力争到202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博望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提升集群效应 耕好跨界融合“试验田”
一条生产线,18道工序,只有8个工人,却能日产空调压缩机1500台。走进奥特佳科技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干净整洁的厂房内,3排绿“玻璃柜”甚是引人注目。走进一瞧,原来每排玻璃柜是一条生产线,一个柜子就是一道工序。
(奥特佳科技有限公司装配生产线)
柜子不大,生产效率却着实惊人。“2021年,我们产量达到100万台,同比增长50%左右。”基地副总经理、科技公司总经理赵晓峰说,2022年才开了个头,公司生产计划就已经排满,订单直接排到12月底。
奥特佳科技是南京奥特佳在博望落下的第二颗战略棋子,早在2015年,南京奥特佳就将五大基地之一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博望区丹阳镇工业园,投资10亿元成立马鞍山奥特佳机电有限公司。短短3年,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原材料供应商。紧接着2017年,奥特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产活塞式空调压缩机。
“我们制定了企业发展的5年规划,到2025年增加到8条生产线,年产量达250万台。”指着厂房东侧的一块空地,赵晓峰告诉笔者。
工业倍增,项目为王。
在博望区,像奥特佳这样的外来大项目不在少数。毗邻南京,近年来,博望区加快融入长三角,以宁马新型功能区为重点,招大引强,长三角企业纷至沓来。
2021年11月,智能数控机床智造产业链项目在上海嘉定签约。项目总投资3.5亿美元,主要建设智能数控机床智造和精密机床加工基地,达产后年产值可超9亿元;
2021年12月16日,博望区与南京市江宁区共同签订江宁—博望“宁博创智谷”投资建设协议,总投资50亿元;
2021年12月29日,总投资20亿元的恒精新能源智能装备研发制造服务基地项目正式落户宁马新型功能区……
截至目前,宁马新型功能区在建招商引资类项目6个,总投资39.65亿元;已签约,计划新建项目6个,总投资77亿元;重点在谈项目20个,总投资173.6亿元。
项目引进来,还得落下去。
腾亚精密工具研发与制造基地施工正酣;5G数字通信组件集产业园施工接近尾声;华炬电子热敏电阻器件生产项目厂房正在装修;元久机械石油压裂车液力端及相关配套产品项目设备即将进场……在宁马新型功能区,项目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制造业项目纷纷入驻,与新型功能区产业定位息息相关。自成立以来,宁马新型功能区继续坚持以“1+3+N”产业集群发展为抓手,打造以“高端智能制造+科技孵化园”为重点的产业体系。“我们将继续招大引强,进一步壮大智能装备产业基础,加快形成‘1+3+N’产业集群。” 宁马新型功能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本文来自【安徽财经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澎湃新闻据安徽省应急管理厅网站11月19日消息,安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11月18日作出《关于马鞍山市博望区“11·15”道路交通事故紧急通报》称,经现场工作组初步了解,事故有三个方面的直接原因:一是肇事货车涉嫌超速;二是事故小客车
9月18日,S105(联合西路-犁尖湾)改建工程竣工,我市融入南京都市圈、宁马同城化进程进一步加快。10月22日,伴随着嘹亮的哨声,1000吨浮吊将首段钢围堰4号模块缓缓对位。至此,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关键控制性工程—Z4号主塔墩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网消息,1月2日上午,马鞍山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必友,介绍2019年度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宋必友介绍,2019年,马鞍山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为进一步提升花山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缓解秀山地区中小学学位紧张的矛盾花山区谋划启动在东站东侧新建一所中学、一所小学新建的中学为八中教育集团南校区占地面积约42000㎡新建的小学为师范附小秀山校区占地面积约31000㎡期待学校早日建成来源|
3月23日,花山区集中对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个机构进行集中挂牌。11个机构分别为花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花山区应急管理局花山区医疗保障局花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花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花山区信访局花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花山区城市管理局花山区土地和房
来源:安徽财经网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王永霞臧燕张鹏 记者 张发平)工地上,工程车挥舞“臂膀”,渣土车来回穿梭,一个个新项目拔地而起;厂房内,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台台“博望智造”走出马鞍
来源:安徽财经网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任德玲 刘雨薇 鲍健 赵原敏 记者 张发平)“每桌菜成本不超过300元,每瓶酒不超过60元……”在马鞍山市博望区百峰村,这项红白喜事的承办标准早已深入人
今年以来,博望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标“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以“高质量、一体化、跨越式”发展为目标,深化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改革推动,保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现对以下拟任人选进行公示:方庆华,男,汉族,1977年9月出生,含山环峰镇人,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铜陵市委书记丁纯表示,铜陵要跳出资源型城市发展周期,实现中小城市“突围”。此前,铜陵取得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绩效考评全国第二的成绩,依靠的就是科技创新。在安徽,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都是正在转型的资源型城市,马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