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21:10:59 | 浏览:4912
起跑决定全程,开局引领全局。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奋勇争先、攻坚克难,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迈出坚实步伐,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使命召唤担当,奋斗铸就辉煌。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拉高标杆、扬长补短,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当先锋、做高地,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设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1年马鞍山
最有影响力的十件大事
01
在总书记考察马鞍山一周年之际,省委省政府发文支持马鞍山加快打造长三角“白菜心”
2021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支持马鞍山加快打造长三角“白菜心”。要求省直有关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同题共答,强化政策支持,帮助马鞍山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对接联系,支持马鞍山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改革试点、示范创建、项目申报等工作,积极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实际问题。要求马鞍山市进一步落实好主体责任,时刻对标看齐,健全工作机制,压实责任链条,切实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创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为抓手,对标“杭嘉湖”和苏南,打造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百姓富的长三角“白菜心”,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到2025年,长三角“白菜心”建设取得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建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到2035年,长三角“白菜心”基本建成,城市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全面绿色转型树立新样板,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全市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实现现代化。
02
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市第十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全票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市纪委领导班子
2021年9月22日—25日,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市第十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全面总结了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绘就了今后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大会审议通过了市委报告、市纪委工作报告和相关决议,全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市纪委领导班子。大会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即瞄准新发展定位持续奋斗,长三角“白菜心”建设取得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建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成为全省“三地一区”重大展示窗口。聚焦生态环保高水准,打造生态优的“白菜心”;聚焦经济发展高质量,打造产业强的“白菜心”;聚焦开放联动高水平,打造活力足的“白菜心”;聚焦城乡建设高颜值,打造城乡美的“白菜心”;聚焦人民生活高品质,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
03
我市“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向全国通报表扬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48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我市“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榜。作为传统的工矿城市、资源型城市,面对产业结构重、污染排放大、治理难度高的现状,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高度统一、相互促进的新路子,狠抓环保问题整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启动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生态价值转化,创新生态文明机制。同时以环保整改、亩均效益评价作为产业升级的突破口,整治“散乱污”企业,倒逼低效企业转型或退出,推动企业开展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加速建设“智造名城”,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04
全市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态势好、质量效益优、发展后劲足的显著特点,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快于全省,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市预计实现GDP约2500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6.5亿元,同比增长15.9%,财政收入总量由全省第7位跃居第4位,增幅位居全省第1位;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以马钢等重点企业为代表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5亿元、增长40%,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全市人均指标继续领跑全省,人均GDP突破1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同时积极化解历史遗留的隐性债务,呈现总量减少、结构优化、风险下降态势,债务风险由红转橙。
05
创新高质量发展举措,亩均效益评价、“标准地”改革在全省推广,“七未”项目管理助推“项目攻坚年”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11月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关于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意见》出台情况。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推广马鞍山市亩均效益评价做法,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
马鞍山作为在全省率先启动“标准地”改革的试点市,2021年又推出“标准地”改革2.0版,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新增工业用地全部“标准地”出让,共3904.5亩、居全省第1,“标准地”改革做法在全省推广。
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格力产业园、中联重科、泉峰汽车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全年签约20亿元以上项目43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1个,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马钢新特钢、宝武特冶、吉利新能源重卡、蜂巢新能源、天能电池等267个项目开工,蒙牛低温鲜奶、中电泰日升等198个项目竣工投产,全省第六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在我市举行。全年省重点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均居全省第1,投资完成率居全省第2。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梳理出“七未”项目逐一清单销号。成立专班推进闲置低效用地和“烂尾楼”处置工作,共清理2.1万亩。
06
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融入南京都市圈取得突破性进展
交通对接取得新突破,宁马城际铁路进入全线施工,巢马高铁全面建设,宁芜铁路扩能工程开工建设,宁马高速“四改八”、宁和高速加快建设,对接南京的S105马鞍山段竣工,S205等省际快速通道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首个铁水联运工程——郑蒲港铁路专用线正式投入运营,为安徽省及中原等地区货物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出海通道。毗邻合作取得新成果,高水平建设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加快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宁马毗邻区域合作实现全覆盖。产业协同取得新成效,1-11月引进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244个,其中来自南京地区101个、占比41%。
07
打响新时代“向山大会战”,推进向山地区生态修复和绿色转型发展
把向山地区综合整治作为创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的“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打响新时代“向山大会战”,打造“两山”理念的马鞍山样板,入选全国首批EOD试点项目。举办向山地区生态修复与绿色转型发展论坛,形成高水平规划方案。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指挥长”,组建工作专班,按照“生态修复+”的思路,实施重点污染治理、生态短板补修、土地整理利用、产业体系再造、绿色矿山提升等10大工程44个重点项目,已开工13个,加快实现美丽蝶变。
08
马钢新特钢工程项目、宝武特冶特种冶金材料新基地开工建设,标志着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1年11月18日,总投资 92.69 亿元的马钢新特钢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以实现优特钢技术、品牌、效率、规模、智慧、绿色六大引领为目标,着力建设质量第一、极致高效、成本最优、环境友好的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优特钢精品基地。与此同时,宝武特冶特种冶金材料新基地等加快建设,有力推进宝武马钢“1+8”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后劲十足大而强的新马钢”,为我市打“1+3+N”产业集群升级版注入强劲动能。宝武马钢全年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
09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到“民生实事项目化、为民服务常态化”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准确把握目标要求,扎实抓好重点任务,积极创新学习方式,扎实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汲取智慧力量。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广泛开展“大走访、问民意、解十难、暖民心”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市直单位遴选的138个重点项目、县区遴选的222个重点项目的基础上,由市级领导主动认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等40个重点项目并领衔督办。全年完成115个老旧小区改造、居全省第1,实施5334户棚户区改造,惠及群众5.9万户。完成113个背街小巷整治,推进205国道沿线开发整治,让城市更加幸福宜居。加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市区物业管理小区覆盖率超过90%。通过实践活动,干部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群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12月3日,马鞍山作为地级市代表在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
10
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凌家滩遗址作为全省唯一项目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坚持以“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为主题,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加强对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推进含山凌家滩遗址保护性发掘工作,该遗址列入国家“十四五”期间重要大遗址名单,并作为全省唯一项目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凌家滩双连璧元素融入北京冬奥会奖牌设计。首次以长江文化为主题,成功举办第33届李白诗歌节,扩大了马鞍山在国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凸显了诗歌节的品牌效应。联合安徽大学成功举办 “和文化”学术研讨会首届论坛,与《安徽日报》联合举办“纪念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褒禅山论坛”。
责任编辑:赵欣欣
核校:傅中平
值班总监:王小明
审核:谷雨
来源:【龙虎网】龙虎网讯(记者 张泽伟 编导 袁健 视频 朱安龙)时维九月,正是丰收的季节。在马鞍山的大地上,博望这一颗金色的明珠熠熠生辉。9月23日,2022年马鞍山市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博望区举行,快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近这场热闹非凡的农业
现在的官博是越来越有意思了。这不,近日马鞍山官方微博就幽默了一把,发布了一个针对核酸检测的特别提醒,来一起看看吧。据了解,马鞍山发布,称省内返马人员是不用做核酸检测的。省外返马人员是需要的,没有做的需在出站口做完即可;特别提醒:南京可是省外
中国山多,又多以形状命名,马鞍形状为“两边高、中间低”,因此众多山的名字叫做“马鞍山”!除了山之外,还有京剧《马鞍山》,一名《伯牙摔琴》、《抚琴访友》,老生传统戏。讲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友情的故事。诗词《马鞍山》,是出自南宋胡铨所写的七言古绝
9月28日下午,“清朗马鞍山”自媒体联盟正式宣告成立,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37家自媒体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启动仪式上,“dou在马鞍山”第二季创意视频大赛同期启动。仪式现场,安徽省自媒体联盟、江苏自媒体联盟及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宁波市和省内
疫情形势严峻,战"疫"仍在继续。连日来,马鞍山市城区的住宅小区纷纷实施封闭式管理,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及物业公司及时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与此同时,马鞍山市城乡结合部采取哪些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呢?2月9日,记者先后来到马鞍山市花山区濮塘镇,探
一张褪色的照片好像带给我一点点怀念巷尾老爷爷卖的热汤面味道弥漫过旧旧的后院马鞍山有许多的千年古镇古镇上都有有一条有故事的老街今天我们从博望区开始讲一讲老街的故事印象马鞍山老街印象——博望篇在马鞍山博望区有两条老街很是有名!一条博望老街,另一
我国有很多地级市的市区位于与邻省的边界线,甚至是国界,比如辽宁省丹东市的市区隔着鸭绿江就是国外。位于省界的地级市有不少,吉林省四平市就是其中之一。四平市位于吉林省的中南部,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四平市西北邻吉林省松原市(以下皆为地级市),
今年国庆节假期从10月1日至7日,共计七天。9月28日,马鞍山公安交警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发布交通安全“两公布一提示”,保障广大群众假期出行安全通畅。道路交通流预判1. 国庆假期,全国收费公路将继续实施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探亲访友
王清宪在马鞍山市督导调研时强调守牢疫情防线安全底线 力促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张岳峰袁方陪同9月28日至29日,省长王清宪在马鞍山市督导调研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项目建设和暖民心行动实施等工作。他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
持续推进宁马城际铁路、巢马城际铁路等重点工程,改造学苑路、湖西南路、九华路等城区道路,启动106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4159户棚户区改造……日前我市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四合一”计划出炉年度计划投资500.77亿元实施项目329个区域统
国庆假期将至,马鞍山市疾控中心发出健康提示:一、倡导在本地过节。国庆假期人员流动增大,易发生交叉感染风险,倡导广大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在本地过节,减少出行。确需出行的,要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和目的地疫情,规划好出行路线,提前向社区(村)、所在单
来源:市建设创业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张琦校对:傅中平审核:谷雨 戎小平
建成芜湖市、滁州市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启动马鞍山等市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线路建设。到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00公里以上。马鞍山—南京等市域(郊)铁路。网络图很多马鞍山人都比较关心关于马鞍山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其实早在2021年1
9月29日,马鞍山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当涂县石桥镇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郑栅洁书记在马鞍山调研讲话精神,按照省纪委监委和市委部署要求,对全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建设再推进、再落
记者从市文旅局了解到,今年国庆期间,全市各级文旅部门和市级各公共文化场馆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科学谋划,精心安排文艺演出、展览、讲座、电影放映、非遗进校园等188项丰富多彩的线上和线下文化活动。其中,市级50项,县(区)、开发园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