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19:46:08 | 浏览:1151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这凹山湖就好像一块蓝宝石,没想到,曾经千疮百孔的向山也能变成绿水青山的美景。”董健出生在向山、长在向山,如今已是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区向山镇人民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对向山地区的巨变感慨万千。
如今,“向山大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向山地区综合整治作为马鞍山市践行新发展定位、创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示范区的“一号工程”,将在三年内统筹推进十大工程。这也是继长江东岸综合整治之后,马鞍山市、雨山区打造的又一个“两山”理念的实践样板区。
历经百年,“功勋采场”成“生态伤疤”
凹山铁矿采场位于马鞍山市雨山区向山镇,开发于1917年,1954年后成了南山矿业公司的主体采场。2017年6月5日,持续开采了整整100年的凹山采场停止开采,累计为马钢公司输送了2亿吨铁矿石,被称为“马钢粮仓”“功勋采场”。
长期不断的开采以及部分小型矿业公司的无序开采导致植被破坏、水源污染、地质灾害等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向山成了一块异常显眼的“生态伤疤”。“千疮百孔!”向山镇党委委员徐平如此形容过去向山地区的面貌,“东边挖一点,西边挖一点,到处都是坑。空气里都是尘土,镇政府院子里的灰有两三公分厚。”值得注意的是,向山地区是马鞍山的两河源头,生态责任重大。治理向山地区,刻不容缓。
2018年以来,雨山区全力实施24个整治项目,让向山地区生态环境总体面貌得到改善;2020年,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上升为市级战略,共实施27个项目;2021年7月,马鞍山市召开向山地区生态修复与绿色转型发展动员大会,“向山大会战”的号角正式吹响。
从修复、提升入手,亚洲最大露天铁矿坑变网红
在《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十大工程中,首先进行的就是生态修复工程和绿色矿山提升工程。
2021年7月30日完工的丁山矿和凹山湖西侧生态提升工程正是最典型的案例。丁山矿区山体被分解为12级台阶平台,种上了各类苗木。矿坑底部铺上了防渗膜,被作为垃圾填埋场。
在凹山矿区,笔者看到了新晋网红——凹山湖。湖水湛蓝而静谧,一旁的大王山绿意盎然,与蓝天白云自成一景。其实,凹山湖的前身就是凹山采场停止开采后留下的一个深200余米、直径1.2千米的椭圆形大坑。经过自然积蓄、排放达标工业废水,这个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坑成了今天的凹山湖。在凹山湖西侧,通过种植苗木、铺设草坪、喷播、边坡治理等方式开展整治修复工作。在此基础上,又打造了300平方米的观景平台和2200平方米的景观花园。曾经让人揪心的“生态伤疤”,摇身一变,成了青山绿水、花草繁茂的生态美景。
综合整治与产业导入两手抓,打造慢生活诗意小城
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囊括了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置配套提升、产业导入升级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这之中,最难、最关键的是如何向绿水青山要经济效益。马鞍山市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在向山地区实施的“三棵树”项目则给出了一个示范。
“三棵树”项目采取“矿山治理 特种经济林一二三产融合”的模式,围绕丁山矿与凹山湖西侧的380亩区域实施。6月26日—7月30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在市、区、镇三级的全力协调保障下,种植元宝枫、山桐子、杜仲三种树木3400棵,同时发展林下经济。据项目现场负责人魏泽伟介绍,经过一到两年的休眠期,“三棵树”的产能将达到500公斤籽,产油200公斤。在此基础上,还将建设生物科技产业园区,构建产品销售体系,聚焦发展工业旅游、特色康养、田园综合体等,让生态变资源、变产品、变平台,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
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样板,向山地区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2021年7月发布的《向山地区生态修复与绿色转型研究》暨《向山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为向山地区定下了基调。马鞍山市将把向山地区打造成中国向山·慢生活诗意小城,构建“一屏、一带、一心、六廊”总体生态格局,让向山这片“功勋土壤”继续延续它的辉煌。(毛琪 毕琛)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这凹山湖就好像一块蓝宝石,没想到,曾经千疮百孔的向山也能变成绿水青山的美景。”董健出生在向山、长在向山,如今已是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区向山镇人民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对向山地区的巨变感慨万千。如今,“向山大会战”的
来源:新华日报马鞍山市雨山区向山镇位于马鞍山市东郊,是长江支流慈湖河、采石河的发源地。有着近百年的露天采矿史的向山镇是典型的因矿而兴的资源型城镇,素来有“马钢粮仓”之称的它为钢铁城市马鞍山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长期超强度、大规模的粗放式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作为安徽马鞍山的工业强区,雨山区积极落实“两山”理念,继长江东岸综合整治之后又打响了“向山大会战”,努力将向山地区打造成南京都市圈的“生态服务区”。一锤定音,启动“一号工程”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坚持“打造安徽的‘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3月25日,雨山区在采石街道原石溪野水泥厂开展2021年市、区直机关义务植树活动。雨山区委宣传部供图近年来,马鞍山市雨山区以打造“两山”理论实践样板区为目标,咬定青山,攻坚克难,全力打造“城市生态客厅”,奋力开
人民网-安徽频道林在城中,城在绿中。漫步雨山区的田野山川、大街小巷,映入眼帘的尽是满目绿色,“生态雨山”的怡人画卷徐徐展开。而为这幅“生态画卷”着墨添彩的正是该区积极推行的“林长制”。2020年,经秋季自查验收,全区春季植树造林完成营造林面
马鞍山的主城区有花山区和雨山区众所周知,雨山区境内有一座雨山可是花山区境内为什么没有花山呢?花山区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就让小布告诉你这个故事花山区名字的确来源花山花山区的区名来源于花山,50年代中期之前,在今天的车站路与城建路相交处(
雨山发布带你了解雨山的大小事人民网又聚焦咱雨山区了!一起来看咱们如何项目建设“快进键”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日前,总投资15亿元的马鞍山纳百川热交换器有限公司的5栋建筑主体正式在雨山区全部封顶。这不仅是马鞍山市雨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出的又
▼▼▼6月10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以来,古冶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项目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以项目支撑起百年矿区转型振兴的“四梁八柱”,切实筑牢该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2021
古冶区锚定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总目标,谋实谋深谋细“18351”总体工作思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全力推动百年矿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再创新局面。全力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举全区之力推进招商引资,深入推
唐山古冶实施“五断五重”攻坚推进百年矿区全面绿色转型播报文章废弃地实施土地复垦;投资2.5亿元对31家废弃矿山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将生态环境的历史欠账逐一解决。从废矿山上“变”出公园,古冶区并没有满足,而是以全域矿山修复治理为载体,探索
▼▼▼唐山有这样一个老矿区,依矿而建,因煤而兴,具有120多年采煤历史,以传统重工业为产业支撑,记载着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辉煌年轮史……它就是古冶!工业的发展给古冶区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王浩书记到古冶调研时曾指出:“生态环境就是古冶发展的命门”。壮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在全市率先创立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机制的基础上,马鞍山市雨山区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办法迎来“升级版”。通过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不断提亮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总结2021——凝心聚力、克难奋进 圆满交出“精彩答卷”2021年,是马鞍山市雨山区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省、市、区党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凹山地质文化公园。雨山区委宣传部供图春风和煦、暖阳高照。2022年3月9日,笔者驱车来到位于马钢矿业南山矿的凹山地质文化公园,尽管周三是工作日,才刚刚上午九点,公园门口停放的车辆已经不下三十辆。漫步在凹山地质文
坐落在肖四海湖畔的梅花坞景区。通讯员 何景星 摄近日,位于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东沟镇大桥村的蓝海生态园,百余亩梅花竞相盛放,令众多游客流连驻足。蓝海生态园建有18个园区,梅花坞、茶花园、樱花园、海棠园、桂花园、桃花园等,其中,梅花坞坐落在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