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20:08:07 | 浏览:3758
阳春
正是植树造林好时节
沿薛家凹路直通长江的六汾河滩上
头戴斗笠、手拿铁锹的林场工人
正忙着栽种树苗
沿江大道上
挖掘机正为路边植下的新苗培土
越过六汾河江滩和湿地
在薛家凹江滩和沿线密集的码头边
正掀起一场造林热潮…
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生态防护林,从厂区延伸至江堤、码头,与一江碧水相连,勾勒出和谐的林水相融画面。深绿、浅绿、嫩绿,一株株杨柳、池杉、红叶石楠错落有致、亭亭玉立。
今年,这样的“绿意盎然”在长江花山段两岸视野范围内将连成线。往小里说,这是花山区打造生态福地的主动选择。从大处看,这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长江安徽段开展生态环境“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中,花山区提高政治站位,坚决统一思想行动,努力作答长江大保护这一时代命题,让山川林木葱郁,让江河鱼翔浅底。
“点对点”集中整改
雕琢江边绿色驿站
薛家凹,长江流经花山区的首站。谈花山区实施“三大一强”,撇不开薛家凹地区的“点对点”整治。
”在江边生活工作的居民印象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就是这里的标签。近两年开展非法码头拆除等系列整治后,薛家凹的“两断三清”、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历史遗留问题疮痍仍在。
在长江生态面前,唯有刮骨疗伤的决心,才能为新发展腾出空间。今年4月,在全区“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中,花山区高标准、严要求,将薛家凹区域一整到底,预计5月底对标达标完成整治。
(对薛家凹地区房屋进行征迁拆除)
退,干净利落
存在安全隐患的遗留部分构筑物全部拆除;全力推动渔民上岸、渔船拆解、渔业转产工作;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无新批建设项目,不布局新工业园区。
进,毫不迟疑
全域范围内绿化全面提档升级;打造石笼护坡、石堤护角,种植水生垂直绿化覆盖;航运污染综合整治实行污水全处理;新建薛家凹老码头广场、生态健身步道、生态防护林等。
(薛家凹卫星图)
有进有退,进退之间
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惯性思维被摒弃
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
共识在凝聚
“生态优先”渐入人心
道路修复、滩地造林…
薛家凹整治工程开展如火如荼
绿意葱葱、生机勃勃的新面貌
即将诞生
“面对面”系统整治
守护长江水清岸碧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振聋发聩,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立规矩、明方向,成为花山区铁腕治江的逻辑起点。
近两年来,花山区全面落实“1515”三道防线和“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项举措,为打赢打好长江花山区段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攻坚战,加快建设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花山)经济带,远谋近施、重点突破、由点及面,一锤重似一锤。
以薛家凹为起点,辖区内由南向北短短4.2公里的岸线,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产业集群发展,港口岸线资源丰富,码头林立。在《长江(花山段)生态环境“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中,划定了严格的生态“红线”。
◆ 打造生态岸线。大力开展长江岸线花山段环境提升,进行地毯式排查,清除长江沿岸各类垃圾,对岸线不同程度存在的堤顶道路破损、绿化不足、围墙破损、私种菜地和违法建设问题逐一制定方案全面启动整治,拆除石溪野水泥厂西侧385米围墙;积极推进“河长制”,引领流域整治步入长效。
◆ 建设绿色长廊。自六汾河口至皖能发电厂4.2公里长江岸线内,对江堤50米范围内迎水坡和背水坡裸露地块约350亩进行复绿,包括薛家凹区域,采石港、小黄洲等码头,天顺港口、港口集团等江滩,种植意杨、水柳、池杉、女贞、红叶石楠等乔木,林下散播草籽,以绿色涵养水土、修复生态。
(长江岸线补植种绿)
◆ 整治驰而不息。持续推进沿江1公里范围内环境综合整治,在沿江大道开展抛洒滴漏、洒水降尘、垃圾清理等整治工作;整治33家“散乱污”企业;解决沿江大道西侧自来水管线工程施工遗留问题;采取“互联网+视频监控”等新技术,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长效管理机制。
(对堤坝进行抛石固坡)
“全方位”铁腕治江
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推进美丽长江经济带建设
共抓长江大保护
既是一场攻坚战
也是一场持久战
继省委、省政府长江安徽段生态环境“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动员会和市委、市政府长江东岸环境综合整治调度会后,花山区按照“高位协调、属地负责、专项整治、边整边改、推进整合、限期完成”的总体要求,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和超常规的举措,协力推进长江岸线专项整治工作——
第一时间筹划成立“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指挥部,下设拆违组、复绿组、环保组、渔民上岸组4个工作推进组,制定详实的行动实施方案,设立专项引导资金2000万元,将持续针对辖区长江花山段4.2公里岸线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真正还一江碧水、保两岸青山。
(长江岸边正在平整的路面)
重点开展入河排污口、工业污染、劣V类水体、城镇污水垃圾、固废危废、船舶码头污染和岸线、农业面源污染等集中整治,对长江花山段突出生态问题来一次大清理、大起底、大体检,根治长江污染隐患。
“切实把共抓大保护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把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统一,利用半年时间集中力量解决长江花山段突出环境生态问题,让长江花山段岸更绿,水更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花山区区长王平说。
生态优先一寸不让
绿色发展半分不松
围绕“水更清、岸更绿、产业更优”的
总体目标
花山区做好加减法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力争将长江花山段打造成
牢固的防洪屏障、
秀美的风景线、
高质量的生产线和繁华的经济带
马鞍山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季晨辰
责任编辑:刘岑
值班总监:王小明
审核:陈峰
图为三峡升船机三峡大坝工程堪称中国目前最伟大的一项基建工程,并且大幅度改善了长江流域的航运情况,但三峡大坝高达185米,并且直接拦截长江,那么通过长江的船只到底咋通行的呢?船只没有长翅膀,总不可能直接飞越大坝吧,对此中国用了一个十分巧妙的办
长江两岸,尚未有非省会城区实现跨江均衡发展。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但是若论流域人口,长江是世界大河之首。长江两岸城市密集,数十公里就有一座地级市。然而长江是一条大河,对沿岸发展的城市也是一道天然屏障,虽然长江两岸有22座地级市,但是能够实现两
马鞍山是个宜居的中等城市,可以说是皖南皖北的交界的位置,环境优美。马鞍山是个宜居小城市,干净,绿化好。九十年代的马鞍山,经济地位远胜今朝,江南一枝花名副其实。马鞍山是中部六省第一座全国文明城市。马鞍山城建绿化在国内那就是一流了,市中心有湖有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网消息,1月2日上午,马鞍山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必友,介绍2019年度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宋必友介绍,2019年,马鞍山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为进一步提升花山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缓解秀山地区中小学学位紧张的矛盾花山区谋划启动在东站东侧新建一所中学、一所小学新建的中学为八中教育集团南校区占地面积约42000㎡新建的小学为师范附小秀山校区占地面积约31000㎡期待学校早日建成来源|
3月23日,花山区集中对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个机构进行集中挂牌。11个机构分别为花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花山区应急管理局花山区医疗保障局花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花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花山区信访局花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花山区城市管理局花山区土地和房
纵观宁马两市247公里长的跨界线,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濮塘,既是镶嵌在两市间最原生态、最璀璨的“绿色明珠”,更是花山区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最前沿”。“携手共绘一张蓝图”,正在这方山水相连、风景绝秀之地起笔谋篇。山水相融景日新,马鞍山市花山区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据雨山人大消息,2022年7月29日,马鞍山雨山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人事任免事项。决定任命:许兵为雨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任命:臧宁为区监察委员会委员;免去:张永的区监察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来源:安徽财经网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王永霞 张鹏记者 张发平) 3月18日,得知博望区人才公寓隔离点正在筹备成立博望当涂联合隔离点临时党支部,43岁的唐洪生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唐洪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铜陵市委书记丁纯表示,铜陵要跳出资源型城市发展周期,实现中小城市“突围”。此前,铜陵取得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绩效考评全国第二的成绩,依靠的就是科技创新。在安徽,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都是正在转型的资源型城市,马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