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作为首批国家级示范区,马鞍山干得怎么样?

2022-10-01 21:31:02 680

摘要:高标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高品质的公共文化供给如何创造美好生活?我市通过一系列实施意见、规范文件、服务标准、管理制度和6项考核指标做出了高分回答。第36届“江南之花”群众歌咏大会(资料图)在我市村镇,对...

高标准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高品质的公共文化供给如何创造美好生活?我市通过一系列实施意见、规范文件、服务标准、管理制度和6项考核指标做出了高分回答。

第36届“江南之花”群众歌咏大会(资料图)

在我市村镇,对于“114861”和“121616”两串数字几乎家喻户晓。“114861”即确保乡镇(街道)每月举办各类讲座或培训不少于1次、编办文化宣传橱窗不少于1期,每年组织综合性大型文化活动不少于4次、举办单项性文化活动不少于8次、开展文化下村活动不少于6次、形成1个特色文化品牌。“121616”即确保行政村(社区)每月看1场电影,每半年看2场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季度举办1次培训,每年组织6次文体活动,形成1个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每年组织开展6场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标准化工程实施成效如此显著,服务项目如此受群众关注,体现的正是公共文化服务高品质和供给高水平,反映了标准化引领下公共文化服务基础的扎实稳固。据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十三五”时期起,我市就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作为发展重点。其中,在供给内容上,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项归纳为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电影、看戏、参观、培训、流动文化、数字文化和全民健身等11类,使群众享受哪些服务一目了然;在服务标准上,我市对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的设施与环境、服务对象与开放时间、服务内容与方式、服务管理与监督等做出系统规定,方便群众开展监督;在评价标准上,我市明确定量、定性两方面64项考核指标,定量指标对经费投入、设施数量、服务场次等进行衡量,让数字说话,把考核“指挥棒”交给群众,从场馆知晓度、设施便利度、资源丰裕度、服务满意度等19项指标来评判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对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明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等,我市均高于国家标准,实现了早起步早创新早发展的战略目标。优异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并推出“一县区一单”工作法,对照复核标准,以县区为主体,对单督查、对账销号,有力推进了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与此同时,市文旅局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有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全市组织开展示范区督导检查41次,下发书面督查通报5期,召开会议口头通报9次,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高质量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服务“六大体系”,即覆盖城乡的设施网络体系、互联互通的数字文化体系、共建共享的全民阅读体系、精准灵活的服务供给体系、群众乐享的活动品牌体系和独具特色的诗歌传承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诗城书友换书大会(资料图)

我市相继投入资金5亿余元,按照“主城区10分钟、县级城区15分钟、镇村20分钟”的标准提档升级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成了含山县图书馆、当涂县图书馆和当涂县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文化新馆,博望区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新建的文化馆和图书馆完成基建工程。目前,全市7个公共文化馆中有6个被评为“国家一级馆”,7个公共图书馆中有5个被评为“国家一级馆”。截至2020年,全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938.93平方米,较2018年增长53.9%。全市47个乡镇(街道)按照“5+1+x”的标准全面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和完备率均达100%;512个村(社区)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七个一”“八个有”标准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9.6%,全市公共文化场所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同时,我市还建成数字文化体验馆,成为全国文化馆行业数字化建设的标杆;建成音频馆,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音频资源库;建成“文旅马鞍山”平台,将公共文化线上服务延伸到文化消费领域,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渠道,提升了服务能力。

印发《马鞍山市建设全民阅读名城的实施意见》和《马鞍山市全民阅读名城建设指标体系》,完善全民阅读顶层设计。全市公共图书馆基本实现资源共享、协同采编、统一检索、通借通还,市民步行15分钟就可以借还图书。其中,主城区建成集1个中心馆、3个区总馆、23个社区分馆、25个流动图书服务点为一体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建成25个城市悦书房、23个数字文化驿站、21个有声图书馆,满足了个性化服务需求。

探索预约式文化配送服务,依托互联网搭建在线预约配送服务平台,汇集市县乡三级的文化场馆、群众文化队伍和志愿者,将文艺辅导、演出和展览等服务在线展示出来。同时,以“百场文艺下基层”为试点,探索“文采会”等市场化模式,初步实现文艺作品生产、流通和评价良性循环。

李白诗歌节(资料图)

文化活动品牌化。我市创新举办了33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36届“江南之花”群众文化活动、13届马鞍山音乐节和12届周末大舞台等文化节庆活动。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等结合实际培育文化活动品牌,基本形成“一县(区)一精品”“一镇(街)一优品”“一村(社)一成品”“一行业一特品”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体系,带动了基层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同时,还制定了《诗歌之城建设标准》,健全诗歌传承发展体制机制;加强群众性诗歌团体建设,发展了太白诗社、牛渚诗社和青莲诗社等一批诗歌社团,培育了17000余名诗歌爱好者,每年举办诗歌活动30余场;推进采石古镇改造,打造中国诗歌小镇和诗歌主题公园……

高品质呈现

公共文化服务亮点

近年来,我市积极创新思路方法,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八大路径”,呈现出一些具有示范价值的特色亮点。

2020安徽省乡村春晚当涂专场(资料图)

从突出问题导向、强化体系思维、注重成果运用出发,积极推进“设施建设标准化、服务管理标准化、考核评估标准化”,探索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发展路径,基本构建具有马鞍山特色的标准化服务模式,成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良性循环,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依托互联网平台,搭建功能完备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构建较为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健全了全面覆盖的数字文化监管体系,探索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路径,基本构建功能完备的网上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强化了对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活动的监管考核。

通过委托经营管理、政府购买服务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等形式,探索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路径,基本构建良性循环的市场化服务模式。

通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区域一体化,探索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路径,基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联动发展格局,既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又全面加强了区域合作和融合发展。

通过开展“四单工作法”文化预约服务、“你选书我买单”图书采购模式、“图书到家”个性化配送服务,拓展“送戏进万村”内容和方式,探索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发展路径,基本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

通过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文化与乡村同频共振,积极推动公共文化与旅游、生态、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化发展路径,基本形成文化与相关行业协同共进的良性机制,打造了“诗歌之旅”“课本上的马鞍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构建了长三角城市文化生态客厅,培育了100个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名村。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志愿化发展路径,基本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

探索并创新公共文化空间新型化发展路径,基本构建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空间。

一路走来,我市着力促进全市公共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人们享有了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 谈恒成 通讯员 李敬华

编辑:王心怡

校对:戴国文

审核:谷雨 王小明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